中国残联副理事长: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有四大创新之举
新华社天津8月24日电(记者张泽伟 王浩宇)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将于25日在天津开幕。中国中国残联副理事长、残联残运组委会副主任王梅梅24日在天津通报了本届运动会的副理有关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四大创新之举。事长 王梅梅说,全国为充分发挥全国残运会在残疾人体育事业改革发展中的第届大创引领和示范作用,本届运动会以机制和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中国进行了四大改革创新。残联残运 一是副理扩大参与面。本届残运会大幅度增加残疾人群体项目,事长新增围棋、全国盲人跳绳、第届大创轮椅舞蹈、中国3人制篮球、残联残运5人制足球、副理迷你越野滑雪、旱地冰壶等7个项目。自2018年6月首次在基层开展轮椅舞蹈项目预选赛以来,共有11348名残疾人参与本届残运会群体项目比赛,残疾人群众有了更多的体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是增加残奥、冬残奥会项目。为备战2020年东京残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本届残运会增设了跆拳道、皮划艇等2个夏季残奥会项目和越野滑雪、冬季两项、高山滑雪、单板滑雪、残奥冰球等5个冬残奥项目,冬季项目设项涵盖了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全部大项。本届残运会将成为全面选拔人才、锻炼队伍、备战残奥和冬残奥的重要平台。 三是改革运动员教练员激励办法。为了给更多的运动员创造更多参赛机会,激励教练员培养更多优秀残疾人体育人才,本届残运会允许运动员跨省(市区)组合参加双人项目、团体项目;颁奖仪式上为前3名运动员(队)颁发奖牌的同时,也为他们的1名主管教练员同台颁发奖牌。 四是充分利用全运会遗产。天津在2017年举办了第十三届全运会,今年又举办残运会,这两个运动会在同一个城市举办,在我国还是第一次。此举能最大化利用场馆资源、充分分享办赛经验、极大减少人员培训成本。 据介绍,本届残运会的参赛规模为历届之最,共设43个大项45个分项,有6121名运动员参赛。截至目前,已完成25项比赛,主赛期将举行20项比赛。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台湾版杨玉环2——穿越时空的华丽篇章
- 广播操、网球和气排球比赛精彩上演
- 实验艺术学术展走进合肥高校
- 合肥人可凭身份证玩转九城市
- 暮光之城系列视频与剧情介绍
- 亲手包粽子,和老兵一起迎端午
- “皖新教育杯”安徽青少年 科技发明大赛池州创佳绩
- 凤台与石台 好戏再连台
- 8x9ah,探索网络上的免费视频与剧情世界
- 肥西县举办第四届青少年科技节
- 凤阳县博物馆开展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
- 4月份“感动药都”评选结果揭晓
- 东北话对白刺激——探索网络上的影视剧魅力
- 包公园中心站获评 “青年文明号”号
- 2019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安徽马鞍山营开营
- 京剧名家于万增在皖收徒
- 37大胆艺术,探索网络上的影视世界
- 彩绘DIY让老年人“老有所乐”
- 合肥市文学艺术精品扶持资金开始申报
- 凤阳县博物馆开展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
- 搜索
-
- 友情链接